联系电话:010-67013680
北京舞场
时间:2008-03-26 09:18:41 来源:

有人曾说,舞蹈就像爱情,只要臣服于音乐与心灵,它就会让生命粗糙的边缘变得平滑。所以,就像每个年代的人们都渴望爱情一样,舞场也被每个年代的人们同样热切地渴望着。因为无论在任何时间,舞场里迸发的激情总让人感觉就像触摸到了跳跃的青春脉搏,还有那刻印着生命的旋律。

轻舞下的纯真年代

说50年代的人“学舞成风”并不夸张。当时国家不仅号召扫文盲,也倡导扫舞盲。周总理等一批国家领导人都是舞场上的“高手”。在千人以上的大单位里,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举办一场舞会,工会还会专门组织培训班,教职工跳舞……

四种舞步

1935年出生的老干部李彦文便是在那个时代学会跳舞的。虽然李老已七旬有余,但回忆起当年,仍旧记忆犹新。

李老说,当时的舞步就是快三、慢三、快四、慢四,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跳法,“至今我跳快四那都是一绝啊!”此时,李老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那个时代,跳舞的男的比女的多。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但大家还是会着力打扮一下:男士一般是留着偏分,穿着白衬衫、蓝裤子,有条件的还会花上10元钱左右置办一双黑皮鞋;女士则穿着时髦的布拉吉,编着长长的辫子,在辫梢处系个鲜艳的蝴蝶结……合着《步步高》《彩云追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音乐,伴着布拉吉的裙摆,头上的蝴蝶结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随着主人一起翩翩起舞。说起这些,李老不禁哼唱起了《步步高》欢快的曲调:“da len da, len da len da len……”

看到我们聊得如此起劲儿,李老的老伴儿徐老师也向记者讲述起她当年的舞场经历。在高二的时候,徐老师便在学校的鼓励下学跳舞,学成后负责去工厂教工人。“在当时,跳舞成为一种时尚,如果在舞场不会跳舞,就相当于到饭店不会吃饭一样。”

两张舞票

徐老师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的舞场,通常卖票一卖就是两张,因为怕男女搭配不均而造成冷场。

当时舞场还有一些小礼仪,比如跳舞时男女要相隔20公分;男士搂住女士后背的手,只是五指带住女士的后肩背;希望被邀请跳舞的女士都会坐在前排;如果受到一位男人的邀请,你却不想跳的话,那么这首曲子没完之前,你就不能和任何人跳了;跳完舞,男士通常还要向女士鞠躬表示感谢……“如果女士跳得好,休息的时候,男士会一直站在那个女士的身边,示意下一场还要和她跳。”

一周一次

那个年代,舞场通常是每周六的7点到9点举行一场。而民间的著名舞场要数北京饭店、民族文化宫、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这些场所了,两毛钱一张的票价,对于当时的人们已是不小的面额。

由于李老当时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所以有幸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一同在舞池跳舞。而让他此生难忘的一次舞会,莫过于60年代初正月十五那天,由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组织的舞会。说到这里,李老靠在沙发上,正了一下眼镜,轻轻地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40多年前——“这个舞会是我所参加的最盛大、最尽兴、印象最深的舞会……”

当天的舞会是7∶30开始,凌晨2∶30结束。李老不到7点钟便已到了人民大会堂的二楼宴会厅。里面装饰虽不豪华,却也张灯结彩,很有过节的气氛。7∶30,周总理准时出现,大厅里一片欢腾,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手掌都拍红了。周总理同在场的朋友们寒暄握手后,主持人侯宝林及谢添宣布舞会开始。乐声刚一响起,坐在总理身边的女文艺工作者,便开始请总理跳舞,“离得远的虽然也特别想,但为了保持仪态不好意思表现出争先恐后的样子。不过总理的心是很细的,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他缩短了同每个人跳舞的时间。”

舞会进行到12∶00,大家统一坐在一起吃元宵。“当时有什锦馅的、豆沙馅的,相当好吃。我以后再也没吃过如此美味的元宵了,真感觉自己到了人间天堂一样。”李老的脸上洋溢出抑制不住的幸福。

如今,李老又迷上了游泳,但每次遛弯路过舞场,两位老人都会手牵手,跳着舞步经过舞场,此时,他们仿佛回到了40年前……

浮光掠影之五六十年代

在这个充溢着苏式情怀的年代里,能穿上一件素雅的布拉吉(连衣裙)在舞池中旋转,成了每个女孩子的终极梦想。

 谈谈情 跳跳舞

1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除夕之夜,当时的著名演员盖克在人民大会堂跳了一曲华尔兹。在那个高级别的宴会上,人们嗅到了舞禁初开的味道。

一件军大衣

那一年10月,还在参军的王朔回家探亲,搞到了一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联欢晚会的票。他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兴奋地描述当时的场景:到处洋溢着乐观气氛,晚会的节目很丰富……无数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大厅里响彻《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这样的圆舞曲和中国民乐改编的《喜洋洋》《步步高》等舞曲。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烫了头发,手腕上带着电子表,大概还有人在说英语……

此时,一切信号似乎都在预示——交谊舞再次闯进了人们的视线,并在一夜间风靡全国。开始只是单位学校的食堂俱乐部对外开放,后来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租下场地,用于营业。于是,大批中青年男女再次掀起了“嘭嚓嚓”的热潮……

那个年代的流行外套就是军大衣,去跳舞自然要在这个时髦的场合显显帅气,虽然军大衣的风采只是显露在跳舞前的瞬间,因为跳舞时,军大衣都是挂在墙上的。

80年代的大学生、现从事影视表演的徐铁人可以算是当时的“潮人”了。他说,当时舞场的墙上挂满了军大衣,有人穿错或丢军大衣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我自己的军大衣就是在跳舞时丢了。”

那个年代的大学校园可以说是交谊舞的一片沃土。徐铁人的大学,就曾经组织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学跳舞,而且特地从歌舞团请来了老师教授。周末的时候,学生会的学生便把食堂里的桌椅挪到一边,组织同学在这里跳。“学跳舞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如果谁要是不会跳,那就会被其他同学称做‘土老冒’,就连一些青年教师也和学生们一起跳舞。”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男女同学之间平时很少交流,然而到了舞场,却没有了这些禁忌,谈笑风生,没有了往日的拘谨。志趣相投的同学,还会暗地里成为男女朋友。徐铁人的初恋便是在舞场结下的缘分。

  三元烫发

大学生们在自己的大学里练就了一身本领后,便有人开始琢磨着去其他学校或是社会上的舞厅见见世面了。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北京外国语学院等都是比较有名的舞场。为了摆脱自己身上的稚气,男同学都会烫个当时流行的卷发,以示追得上时代的潮流,女同学则吹着像堵小墙一样高的头帘。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花了三块钱在学校的理发馆烫了个头发,是那种全烫的。”徐铁人说,看到那个时期的照片,觉得真是“土”,但在当时却是相当流行的发式。大学校园里,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买不起像样的衣服去舞场,便会和同学借着穿,“有个西北农村的同学,就经常借我父亲淘汰下的军装去跳舞。谁也不会在那个被认为是高级场合的地方丢了面子的。”

那时跳舞的场地是比较简陋的,地面一般都是水泥的,好一点的是水磨石地。跳探戈的时候,要拉一下脚,所以鞋前面特别容易破。徐铁人说,为了跳舞,自己没少买鞋,当时自己看上了一双特别漂亮、可以用来跳舞的运动鞋,后来花了将近一个工人的月工资——47块钱买的。“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就是特别喜欢,后来才知道是彪马的。平时场合也舍不得穿,但又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谈到这些,徐铁人的神情很是自豪。

两元票价

每天晚上,尤其是周末的晚上,社会上俱乐部门前十分热闹。有正和舞伴一起进场的,也有左右徘徊等待舞伴的,更有一些倒票的票贩子,两元的票价翻倍卖,趁机捞上一把……由于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舞场开始兴起了跳霹雳舞和迪斯科,但主要还是以交谊舞为主。

徐铁人说,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些乱,舞场里混杂着一些打架滋事的小流氓,有些人去舞场就是为了“拍婆子”,甚至为了争抢舞伴而大打出手动了刀子……

浮光掠影之七八十年代

经过了70年代的调整,80年代的中国好像听到发令枪

 食堂、广场皆舞场

“像命中注定一般,如火一样的那个夏天,撩人的夏日舞会,你跳向我的身边;Lady,shall we dance?在你说爱我的夜晚,真甜蜜啊,我爱你到永远。”朴树唱的正是90年代在北京的各个高校食堂里跳着、舞着的年轻人们的内心活动。

两部剧集

“杜梅邀男友方言起身跳舞,可方言却与别人步入舞池,杜梅的爱意瞬间转变成醋意,于是,她小施心计地邀请一位陌生男子跳舞,并表现得异常亲热……”

王朔小说里本没有这样一幕。也许是单位食堂举办舞会这一场景太具有时代特征了,所以当我们看到王志文和江珊演的电视剧《过把瘾》时,这个对爱情执拗得像孩子一样的女子就像90年代初的很多人一样,在单位舞会上认准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在另一部电视剧里,我们看见了更加高级的舞厅。灯光不太明亮却绚丽,老板总梳着油光锃亮的头发,女士们穿着带有厚厚垫肩的西服,抹着鲜艳的红唇——这就是海马歌舞厅。这部1992年放映的40集电视系列剧的作者包括了王朔、梁左等众多剧作家。虽然这个舞厅在北京似乎并没有真实存在过,但在这里发生的事和路过的人却都刻着鲜明的90年代北京特色。

三种场所

在物质生活和娱乐活动都不富足的年代,大学或工厂单位食堂里举办的舞会成了很多人的消遣场所。简单到没有界线的舞池,坐着的羞涩女子,舞台正面挂着的横幅,所有这些都是简朴的,可又浪漫和时髦。很多女孩子梦想着在舞会上成为琼瑶笔下的女主角,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也有很多人在舞会上结识了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

后来,室内舞厅变得更加高档,柔软的沙发,各式饮品,还有迷离的灯光,俨然成了北京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随着室内舞厅而来的还有快三、慢四的消失和节奏越变越快的音乐,位于新街口北大街的“JJ DISCO俱乐部”就是这其中的领跑者。从1994年开业至今,这里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北京爱舞者的生活片段,虽然如今的霓虹灯下,“JJ”的标识已经不再打眼,推开门,韵律十足的音乐也已经使人见怪不怪,但它曾经却是很多人的梦想。Rachel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每每路过“JJ”的心理小活动:“那时候所有人谈论它的感觉就好像只有去那里跳过舞,才能和时髦搭上关系。所以每次路过,总免不了要想象一下里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浮光掠影之九十年代

当霹雳舞不再火爆,露天舞场不再能满足人们内心的热情之时,室内舞场便出现了。在这里,舞者们可以更加旁若无

  

  旋转的城市

中国人是奔跑着进入21世纪的,在经济上是,在体育上是,在文化娱乐上是,所以,在舞步上也同样是。不同的舞姿和不同的韵律让北京成了一座旋转着的年轻城市。

  四种舞步

21世纪的北京有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各式夜店成了舞厅的延伸。北京音乐台的DJ张有待作为跳舞音乐的狂热倡导者,最先把Rave(锐舞)音乐带到了大家的耳朵里。DJ开始成了舞场的灵魂人物,因为最吸引人的音乐总是要有些欲擒故纵的感觉,这全凭DJ用音乐制造气氛的能力,而人们的舞步和情绪则会随着DJ的音乐变换着,时而激烈忘我,时而随性沉迷。

和锐舞的随性截然不同的则是国标舞的流行。这种曾经在体育频道上转播过比赛的舞蹈也开始受到大众的青睐。虽然国际标准交谊舞原名为“社交舞”,最初是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但发展至今,曾经的“社交”已经变成了“竞技”。所以,它并不“亲民”,力度、美感、节奏……要想潇洒地跳出国标舞的神韵不通过专业训练几乎不可能完成。

和国标的高门槛不同,Salsa这种民间拉丁舞既有着国标舞的万种风情,又“平易近人”,所以它成了现在众多白领选择的最佳舞步。随意洒脱的舞风,明快动感的音乐使它成了目前最流行的交际舞蹈。它起源于南美的巴西,是南美各国在狂欢节上的主要舞蹈,运动力点主要在腹部和膝盖,再配合胯部的旋转就成了非常有激情的Salsa。

两年多前,因酒吧聚会而接触到Salsa的刘峥这样评价这种使自己结识了众多好友的舞蹈:自从开始学习Salsa以后,我就相信,世界上有些事情,一旦接触了就无法抗拒。Salsa就是这样,只要有了尝试的机会,就很难不爱上它。

当然,还有一种更豪放的舞步被一群更年轻的人们所追随着,这就是街舞。这种从国外街头文化中传来的舞步就像年轻人渴望的生活一样更加自由,更加放肆,也更加乐于挑战极限。

三种场所

当年的糖果俱乐部和九霄俱乐部都曾是北京最好的锐舞场所。随后的Mix作为Club的龙头,凭借着纯正的Hip-Hop音乐,时尚的装修布局,绚丽的灯光效果及力度十足的音响效果吸引了第一批Club玩家,这其中的很多人,都是锐舞或街舞的爱好者。

但对于国标舞、街舞这样要求比较严格的舞蹈,俱乐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只有在俱乐部练就了扎实的舞步,才能在舞场更加无所顾忌地展现自我。所以,原本是学建筑设计的“街舞达人”夏宇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像自己一样爱上这种文化,毅然舍弃了安稳的工作在魏公村开设了“夏宇阳光舞蹈俱乐部”。从大四那年跟着淘来的街舞光盘Copy动作到如今的街舞高手,夏宇对街舞的这份执著已经被同行传为佳话。

与Salsa“一见钟情”的刘峥也和夏宇有着同样的热情,他甚至和朋友一起创建了名为“中国Salsa资讯在线”的网站,他介绍说,如今在北京跳Salsa舞最好的场所莫过于最大的拉丁主题酒吧:卡利宾拉丁酒吧。

  N种服饰

印有夸张LOGO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仔裤或侧开拉链运动裤,篮球鞋或工人靴,钓鱼帽或棒球帽,民族花样的包头巾、头发染烫成麦穗头或编成小辫子,Matrix的墨镜,还有粗粗的、银质的项链、手环。不用多说,这是一个街舞少年的标准装扮。

随着舞场的专业化进程,舞蹈爱好者的行头也开始变得越发专业起来。国标舞的标准裙装、Salsa舞的拉丁舞鞋等,都可以让人一眼辨别出你所钟爱的究竟是那种风格的舞蹈。这些或个性或正式或柔美的服装就像一朵朵灵动的鲜花一样“开放”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舞场之内,也“开放”在每一个爱舞之人的心上。

浮光掠影之二十一世纪

现代的中国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再也不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一个年代,每个人都崇尚个性,每个人都梦想着与众不同。所以在不同的舞场里,可以看到三十而立的成年人跳着拉丁舞的别样风情,也可以看见青年人在用街舞诠释着活力四射的青春。

不过,人总是善变的,而北京的舞厅也因为人们的善变而频繁地更换着自己的“面貌”。当很多白领人士渐渐不再喜欢到那些过于喧闹的迪厅,可过于清静的传统酒吧又不能大胆发泄生活、工作中所郁积的压抑时,三里屯、后海里的慢摇吧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时尚娱乐方式之一。

五光十色

如果说80年代舞场上的颜色最多还只能靠人们的服装来调节,进入90年代,室内舞厅、迪厅、慢摇吧等舞场形式的出现,已经使舞厅成了一个像梦幻一样五光十色的放松平台。这里有着多变的绚烂灯光,艳丽的服装,甚至连饮品都有着各种可爱的颜色。每当华灯初上,舞场也就成了城市中最浓重的一抹色彩。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