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7013680
【舞文化】欧美流行舞史话(四)
时间:2014-06-10 15:59:12 来源:尚舞杂志

由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节奏,我们的祖先无论身处东方还是西方,都曾先后经历了用双手击掌、用树枝击地、用圆木挖空而成的木鼓击打等多种方式提供节奏的演进过程,而舞者们则在这些节奏的刺激下两脚跺地、全身各部位随之舞动,以便释放剩余精力、吸引异性注意、祭祀祖先英灵、表达思想感情。因此,“鼓”意味着节奏,汉语中的“鼓舞”在舞蹈史上意义重大,而鼓舞则是人类最早的舞蹈形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叫做“鼓舞、鼓舞,无鼓不舞,有鼓必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节奏性舞蹈一统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尽管英伦三岛上的诸民族将这种强烈的节奏保留在了脚下,并形成了木屐舞(ClogDance)、里尔舞(Reel)、吉格舞(Jig)、踏步舞(Step Dancing)等踢踏舞(Tap Dancing)的雏形,而这些舞蹈在19世纪上半叶流传到美国后,又同那里的黑人舞蹈相结合,最终形成了风靡世界的踢踏舞。在此之前,印度人就将这种击地为节的舞蹈融入其古典舞流派之一的卡塔克(Kathak),并由一路北上、四海为家的吉普赛人带到了西班牙,最后在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构成了弗拉门戈(Flamenco)的重要成分;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中国藏族人的舞蹈中,都保留了这种用节奏说话的舞蹈;到了20世纪末,爱尔兰的《大河之舞》掀起了踢踏舞热浪再次席卷了全球。

不过,在大多数民族中,由于机器文明逐步减少了生产劳动中的体力消耗,并极大地助长了人的惰性,这种以腿脚动作和释放剩余精力为主的节奏性舞蹈退居二线,应运而生的则是以躯干、手臂和头部动作为主,体力消耗锐减、不再拼命跺地的抒情性舞蹈,伴奏的音乐也随之变成了以旋律为主。尽管节奏依然隐居在旋律之中,但它的地位和价值却屈居第二了,仅为我们随着旋律起伏跌宕,将身体的重心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时提供某种简单的信号。

这种体力消耗较少、注重腰胯以上的躯干、手臂和面部动作及其传情达意功能的舞蹈在印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仅是七大流派古典舞中的婆罗多(BharataNatyam)这一个流派,面部动作就有56个,其中包括24个头部动作、26个眼球动作和6个眉毛动作,主要功能是抒情;手势动作共有58个,其中包括31个单手势和27个双手势,主要功能是状物;在实际表演中,这些舞者们常常是同时使用这两类动作的,可以准确地表现欢喜、悲伤、微笑、满足、愤怒、欢呼、惊喜、思考这八种感情。

据西方舞蹈史学家说,这种强调上半身动作及其表情和象征性意义的舞蹈,从未大面积地出现在西方;相反,他们创造出了虽然以腿脚为主,但重心尽力上提的芭蕾,并让整个身体自下而上地与脊椎一道保持直立,同时将这种直立的线条灵活地贯穿于踝、膝、胯、胸、肩、颈、头等各个部位,杜绝任何扭曲的或者侧倒的动作,以确保人在问候上帝时应具备的庄重体态。在现代芭蕾出现之前,手臂的动作主要被用于维持整个身体的平衡,脊椎只有在身体沿弧线行走、奔跑或跳跃,受向心力或离心力影响时,才被允许暂时地偏离原本与地面垂直的线条。

在欧美舞蹈中,有两种最基本的节奏是与全人类身体的基本节奏相呼应的:一种是心跳的节奏,另一种则是呼吸的节奏。我们脚下的节奏是随着各自的脉动而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躯干则用自由流动的呼吸曲线,对旋律的乐句做出反应,而这两者的合一则导致了某种融巨大机械效能与生理轻松于一体的舞蹈形式。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度地依赖于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现代的交通工具,以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通讯设备,已经使我们的身体机能退化到了无能的边缘,使我们的心理疾病发展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于是乎,拉格泰姆(Ragtime)、爵士(Jazz)、摇滚(Rock‘n’ Roll)、摇摆(Sway)、扭摆(Twist)、迪斯科(Disco)、霹雳(Break Dancing)、嬉蹦(Hip Hop)等大批节奏感超强、全身各部位均需舞动的流行舞出现在舞厅和街头,成为各国青少年们的最爱,由此完成了一次从节奏到旋律再回到节奏、全身都能动起来的轮回!

当然,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剧场中,那些属于严肃艺术范畴、以抒情性为主,兼及表达思想、占有主导地位的艺术舞蹈(Art Dance),依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和规律发展着,并在必要时适当吸收一些爵士、摇滚、嬉蹦等流行舞的元素,以便为这种长期呆在金字塔中濒临窒息的舞蹈接些地气,由此实现了当代舞蹈发展生态中的宏观平衡,比如美国现代舞大师特怀拉·萨普给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巨星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量身打造的爵士芭蕾《横冲直撞》。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